October 17, 2024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导论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导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典定义:

有学者筛选出30条代表性定义。其研究对象归为四类:社会互动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社会化分歧在于如何有效的研究社会行为

中国学者观点:

作为社会行为研究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与社会心理学临近的学科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其不仅构成了社会心理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而且至今仍然与社会心理学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交叉性与独立性

理论性与应用性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取向:强调个体变量

社会学取向:强调社会变量的重要性

文化人类学变量: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心理学

各个研究取向的基本特点

比较项/取向 心理学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
解释项 个人品质 社会角色 人格因素
自变量 个人变量(生物) 社会变量(地位/情景) 文化变量(生存方式)
获得途径 社会学习 社会化 文化熏染
由……激发 生理环境 社会环境 文化环境
整合为 人格 社会自我 民族性格
欲解释的基本现象 个人行为 社会互动与群体行为 文化行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心理学

思考:

复习框架:社会心理学第一讲总结


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不同的研究取向?

答案:


2. 中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的理解?

答案:

记忆提示:每位学者都有一个核心概念,吴江霖(个体)、沙莲香(互动)、王康(社会环境)、周晓虹(多维视野)。


3. 社会心理学的交叉性和独立性如何帮助它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它如何从母体学科中借鉴理论吗?

答案:


4. 文化、社会和人格如何共同影响社会行为?

答案:

总结:文化、社会和人格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个体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行为。


补充: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心理学


About this Post

This post is written by daseinzc, licensed under MIT.

#Sociology